
詮愛國寶熊貓,弘揚國幣文化。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,也是中國最有溫度的名片;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熊貓銀幣年限久、數量高、款式多、普及廣,因此有“貓王”的美譽。11月7日,藝行淘在長沙召開“貓王公益基金計劃”新聞發布會,致力于提高大熊貓的成活率,為其健康繁育提供物質保障。
大熊貓已在華夏大地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,被譽為“活化石”,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“形象大使”。截至2021年1月,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,中國大熊貓野生種群已增至1864只,但大熊貓繁殖能力低,幼崽存活率低,仍非常稀有珍貴,因此,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來關愛呵護大熊貓的出生與成長。
由于大熊貓的特殊身份,古今中外有眾多藝術家、文學家,乃至于顯貴名流們都鐘情于有關大熊貓的文化、文學等藝術題材創作。
被譽為“熊貓幣”之父的陳堅老師于1983年創作,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熊貓紀念銀幣,受到無數國人的青睞與收藏。熊貓銀幣發行近40年來從未間斷,不但屢創收藏新高,而且為弘揚國家錢幣文化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。同時,厚重的中國錢幣歷史與國寶熊貓的極強號召力,使熊貓銀幣成為中國面向世界的“國幣”象征,與美國鷹洋銀幣、加拿大楓葉銀幣、澳大利亞考拉銀幣、墨西哥自由銀幣、英國不列顛女神銀幣并稱為世界上最具收藏價值的六大國幣。
2021年,全國政協委員張建國在兩會中提出“錢幣出圈”,并建議將中國錢幣文化寫入中小學教材。藝行淘身負使命,著力于將“錢幣出圈”的理念予以推廣實施,大力弘揚熊貓銀幣文化,擴容2014年1盎司熊貓銀幣文交流通量,擴大人群認知范圍。
值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2014年1盎司熊貓銀幣在國文擴容之際,藝行淘決定啟動“貓王公益基金”計劃,此基金將定向捐贈給成都大熊貓培育繁殖研究基地,為大熊貓培育繁殖獻一份愛心。每一份珍藏都是一份愛!藝行淘文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藝諾表示,藝行淘“貓王公益基金”每產生1單位的收藏,即產生1分錢公益基金,隨著擴容量、收藏量的持續增加,將會源源不斷產生公益基金。每一份收藏都為促進“貓王公益基金計劃”進程,使國幣經典再次發揚光大,為熊貓銀幣詮釋“文化國幣”達成全民認知做出貢獻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